湖南法治报讯(通讯员 刘凌峰 彭晶晶)近日,平江县人民法院成功执结一起劳动争议案件,申请人廖某顺利领取 8.5 万元案款,被执行人某酒业有限公司也避免了信用受损的风险。该案的执结,既保障了劳动者合法权益,又为企业经营留足空间,彰显了司法执行的力度与温度。
此前,平江法院就廖某与某酒业有限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作出判决,判令该酒业公司向廖某支付工资、停工生活费、未缴纳养老保险损失等共计 9 万余元。判决生效后,该酒业公司未按期履行义务,廖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。
执行立案后,执行干警第一时间启动案件办理,主动联系双方当事人了解情况。“我们公司现在实在困难,只能用酒液原浆抵债,廖某不是还在做酒业相关工作吗?看看他能不能通融下。” 某酒业公司负责人面露难色,道出了企业运营不善的窘境。然而,廖某明确拒绝该提议,称其急需现金保障生活,酒液原浆变现难度大,不符合自身实际需求,首轮协商未能达成一致。
转机出现在几天后。某酒业公司主动联系执行干警,提出了新的诉求:“能不能帮我们再和廖某谈谈?要是被采取失信惩戒措施,公司信誉就完了,以后更难经营。只要他同意,我们一定凑现金还款!”得知这一意愿,执行干警立刻再次上门找到廖某沟通,一方面详细说明某酒业公司的经营困境及现金还款的意愿,另一方面充分倾听廖某的顾虑与实际需求。执行干警从法律规定、权益保障、实际可行性等角度耐心释法析理,反复协调双方诉求。最终,廖某同意作出适当让步,双方达成和解协议,约定以 8.5 万元现金结清全部款项。
协议达成后,某酒业公司迅速筹集资金,将 8.5 万元足额转入法院指定账户。执行干警随即通知廖某办理案款领取手续,确保案款及时交付。拿到案款后,廖某对法院高效执行表示认可;某酒业公司负责人也表示,将以此为戒,今后严格遵守法律规定,按时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。
近年来,平江法院在执行工作中始终坚持 “司法为民” 理念,针对涉企执行案件,既依法保障申请人合法权益,又充分考量企业经营实际,积极运用柔性执行手段化解矛盾纠纷。通过精准把握双方诉求、耐心沟通协调,努力实现 “案结事了人和”,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有力司法保障。
责编:陶江云
一审:陶江云
二审:伏志勇
三审:万朝晖
来源:湖南法治报